![]() |
![]() |
---|
汤钊猷院士倾力编撰的《消灭与改造并举――院士抗癌新视点》肿瘤著作面世 |
|
---|---|
2013-12-31 10:12:04文章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2039 |
|
关键词:汤钊猷院士 消灭与改造并举――院士抗癌新视点 提要:和融汇东西方思维的抗癌新策略向广大读者娓娓道来。汤钊猷院士,从事肝癌研究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肝癌早诊早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小研究的奠基人。 国内肿瘤学界的众多翘楚和名家汇聚上海,隆重掀开两本新书的神秘面纱。8月10日,由全国重点学科肿瘤学学科带头人、著名肝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主编的大型肿瘤学学术专著《现代肿瘤学》(第三版)及其编著的高级科普书《消灭与改造并举――院士抗癌新视点》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隆重举行联合新书发布会,与广大读者见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的5位医学界重量级院士――郝希山、邱蔚六、陈赛娟、周良辅、王红阳以及蒋国梁、郭小毛、沈镇宙、倪泉兴、查锡良等肿瘤名家作为出席嘉宾来到发布会现场致贺,并对汤钊猷院士的新书给予了极高的赞誉;郝希山、王振义、孙燕3位院士等欣然为科普新书撰写书评;吴孟超院士因有要事不能亲自参加发布会,特意发来贺信,肯定了“汤钊猷院士两本新书的出版,对我国肿瘤医学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必将造福更多的肿瘤病患”。 由汤钊猷院士主编的《现代肿瘤学》专著自1993年问世以来,风行整整18年,重印11次,销量达3万多册,深受读者欢迎,已成为广大医生喜爱的案头书。其中第一版被《中国肿瘤2000》评为推荐比率最高的肿瘤学著作,1999年被《科学时报》评为被引频次最高的20本专著之一,是唯一获国家进步奖的肿瘤学专著。新的《现代肿瘤学》第三版依然由汤钊猷院士主编,副主编和编写人员更换为蒋国梁、邵志敏、樊嘉、钦伦秀、熊思东等目前正在临床第一线的专家,站在癌症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最前沿,从病理基础到具体病症,以及临床诊疗,为广大读者(主要是肿瘤工作者)呈现、讲解最新的肿瘤学全貌,是我国肿瘤学科的权威性专著。新版延续了前两版的编写宗旨和基本构架,根据学科的发展,尽量充实新世纪以来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包括作者的研究成果,因此第三版的各章节绝大部分经过重写,改为彩版全新面世。 《消灭与改造并举――院士抗癌新视点》则是汤钊猷院士在对200年来国内外的抗癌实践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结合自己40余年肝癌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丰富经验,多年来观察和思考的结晶。该书用深入浅出的科普形式向普通大众探讨和澄清人们对癌症的错误认识,倡导抗癌要以预防为主、正确诊断、慎防癌转移,并创造性提出“消灭与改造并举”的抗癌新主张,试图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抗癌战略和抗癌之路。书中还针对癌症病人康复,提出了许多独到而有效的方法和见解,如坚持游泳、买菜等,特别适合各种癌症病人及其家属,广大从事肿瘤防治工作的临床医务人员,以及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参考。正如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所言:“《消灭与改造并举》是一本科学经典之作,融合了汤院士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对学科进展的综合理解,特别是他对抗癌战略的反思更是体现了哲学思辨的精神,启人深思。它既能指引抗癌临床及基础研究专家制定正确治疗研究方略,又能帮助广大癌症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选择抗癌路径。”一本370多万字的大型学术性专著,一本150多页的科普“小册子”,是汤钊猷院士在严峻的肿瘤防治形势下,对医生和患者的两种表达。癌症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近三十年来,世界癌症发病数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3/4的新增病例发生在如中国、印度、墨西哥等这些新兴工业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据2008年卫生部发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数据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城市的首位死因(占25.0%),农村的第二位死因(占21.0%),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持续的增长趋势。 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手段的进步,以及生物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在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汤钊猷院士借着这一本大书、一本小书将肿瘤学的最新全貌和融汇东西方思维的抗癌新策略向广大读者娓娓道来。汤钊猷院士,从事肝癌研究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肝癌早诊早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小肝癌研究的奠基人。从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汤钊猷带领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的医务人员向肝癌发起了“三大战役”,历经40余年的坚持不懈和卓有成效的努力,从“进一个死一个”到最长生存42年,创造了治疗肝癌的“世界奇迹”。他创用甲胎蛋白动态分析发现了大批毫无症状的“小肝癌”患者,肝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概念和方法由此确立,使肝癌有效治疗的时间大大提前,并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了“亚临床肝癌”的概念;他逆向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不能切除的大肝癌缩小后切除”,这一方法被成功地运用于临床;为进一步提高肝癌切除后的生存率,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又向“肝癌转移复发”宣战,在国际上最早建立高转移人肝癌模型体系。经过这三个阶段的攻关,肝癌病人术后5年生存率从60年代的4.2%,提高到90年代以来的41.0%,使肝癌由“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汤钊猷院士还及时将研究成果编撰成书,著述颇丰,曾主编中英文专著8本、参编国际专著11本,发表论文600多篇。 汤钊猷院士现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国际抗癌联盟(UICC)理事、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汤钊猷院士曾两度获得我国最高的科技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美国癌症研究所“早治早愈”金牌,由此奠定了我国在肝癌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汤钊猷院士还曾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医学科学奖、中国工程科技奖和吴阶平医学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2005年还当选为大陆唯一的美国外科协会和日本外科学会名誉会员。
|
版权所有:癌痛克抗癌网 | |
癌痛克咨询信箱:1184861315@qq.com | |
咨询热线:021-65189085 | |
在线咨询 | |||||||||||
|
|||||||||||
微信扫码咨询 | |||||||||||
![]() |
|||||||||||